发布时间:2024-10-17 10:42:31
工信部火炬中心孙启新处长与清华大学五道口全融学院刘罗瑞研究专员共同在《金融与科技》发表文章《我国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路径探索》,论述我国概念验证中心发展路径探索,内容全面深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文章表示: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概念验证在转变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优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有效降低早期技术成果转化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具备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概念验证中心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的重要设施。概念验证中心在欧美高校和公共部门已开展了20余年的实践;近年来,我国多地也纷纷开始设立概念验证中心,配置概念验证资金。本文阐述国内政策导向和国内外概念验证中心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导语
概念验证中心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的重要设施。我国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多地为加强有组织创新,转化孵化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已纷纷出台政策、配置资金,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概念验证在转变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优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有效降低早期技术成果转化风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具备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国内外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现状
“概念验证”的理念源自欧美高校或公共部门实施的概念验证资助计划,旨在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降低风险、验证可行性,并吸引进一步的投资,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概念验证在主要创新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积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探索技术商业化的新模式,通过在研究型大学、公共部门等兴建概念验证中心并实施概念验证计划,大力推动具有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获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建立了全球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跟进随后更多高校陆续建立了概念验证中心。2008年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实施全国创新与创业框架,启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对每个概念验证项目给予25万新元资助。2011年,欧盟委员会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ERC),启动设立概念验证计划;2014年,欧盟“地平线2020”概念验证计划实施,单个验证项目资助金额为15万欧元。2017年,美国商务部宣布,42家概念验证中心将获得总额超过1700万美元的支持资金。另外,以色列每年投入大量公共资金,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以非营利模式支持全国创新型企业的概念验证工作。
国外概念中心的运行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美国第二家概念验证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德什潘德技术创新中心--2002-2019年总计投人1700多万美元概念验证资金,其中近三成的项目通过成立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这些企业累计吸引了约8亿美元后续投资,资本放大倍数高达47倍;很多未成立公司的项目也通过专利转让、许可方式实现了产业化。另外,目前火遍全球的Chat GPT在立项初期就在Open AI平台进行了概念验证,并获得了风险资本的大额投资。
国内多地积极启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规律性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概念验证”有效服务早期转化的理念逐步被各地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接受,北京、上海等10余个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其他省市也正在陆续跟进。
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立我国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2019年10月,“中关村科学城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挂牌成立,北京市首个概念验证中心落地。2021年6月,《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发布,支持专业化机构开展科技评价、概念验证等服务,试点建立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引导资金。2022年6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支持围绕高精尖产业领域建设第三方概念验证平台,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企业等提供概念验证服务。2022年7月,上海市科委发布《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围绕“科研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培育”,提出更为清晰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2022年11月,杭州市发布《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构建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投融资、商业化开发等国内领先的概念验证服务体系,提出将杭州打造成全国首个成果概念验证之都。
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的必要性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对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中明确提出,“为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化开发等技术转移活动提供服务支撑”。近年来,各地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实践表明,概念验证中心在整合要素资源、链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为降低转化风险、加速产业化进程等技术转移转化活动提供了明显的服务支撑。
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重要手段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概念验证研究对应技术成熟度水平为第2至第4级。目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链前端(即由实验室科研成果到可商业化产品“最初一公里”)的支持和实践较为缺失,这就导致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大部分科技成果在跨越“达尔文之海”阶段缺乏合理的转化机制,造成大量研究成果和资源的浪费。
概念验证中心通过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初期的细分阶段,可以很好地弥补基础研究成果与市场化之间的间隙,通过打造“概念验证+深度孵化+接续投资+驻场导师”的创新模式,畅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前端的完整链条,加速科技成果实现市场价值。
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方式新机制
概念验证更注重科研成果的可应用性和可转化性,通过深度服务并识别出具有商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对现行的成果评价方式进行了有效创新。第一,概念验证中心拥有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和顾问,负责对科技成果进行量身定制的市场评估和商业计划,从技术产品的概念研发阶段开始深挖其商业价值;第二,概念验证中心链接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依托资本的嗅觉发展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第三,概念验证中心依托企业提供的应用场景,建立起符合产业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体系,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成果转化的估值难问题。
创新链资本链融通的有效方式
由于技术的复杂性,特别是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市场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大都对早期科技成果投资望而却步,欧美国家和国内各地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通过配置政策性的概念验证资金(例如,杭州提出配备50亿元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基金),以政府资金背书的方式降低社会资本的决策成本,从而降低社会资金的投资风险。同时,利用概念验证中心的资金,科研人员可以进一步完善尚未成熟的科研成果,使其符合市场的需求。
应用场景和科研成果对接的平台
目前国内部分概念验证中心(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已开始通过与大企业合作提供科技成果应用场景,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为成果提供转化机会。具体措施包括:根据场景落地需求、项目所属领域,为成果持有团队和科学家配备符合场景需求的龙头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指导,协助制定出基于场景需求导向、可实施落地的综合性、全局性、协调统一的工作计划。
发现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载体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对人(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培养。研究人员通常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但在市场、金融、创业等方面往往经验不足。概念验证中心能够吸引包括技术专家、创业者、产业专家、风险投资人、行业工程师、技术经理人等在内的专家顾问团队,为科研人员提供驻场的长期服务。同时,概念验证中心通过设置教育课程、开展商业讲座、举办学术论坛等方式为研发人员讲解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对产品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的把控能力,进而筛选和培养科研人员中具备创业潜能的人才。
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可行模式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主体
从美国、欧盟、新加坡以及我国的经验看,概念验证中心可以有市场自发和政府主导建设两种形式。
市场自发形式中,概念验证中心由社会自发组织和参与,发起主体包括高校院所、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等。典型案例如冯·李比希中心、德什潘德中心、Open A1、高瓴资本Aseed+。这种形式的概念验证中心往往源于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的自发需求,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灵活性与创新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定位和运营、注重实践:二是市场化导向,发起者往往是市场主体,更加注重项目的商业化前景和价值。
政府主导形式中,政府主导并出资建立概念验证中如欧盟的ERC和概念验证计划、新加坡的概念资助心,计划等。这一类别是在政府推动下建设的,通常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政府能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全面性和长期性,政府主导往往能够覆盖更广泛的领域和范围,也有助于机构保持长期稳定的运营和发展。
以上两种形式也会产生融合和交互影响。以美国为例,高校概念验证中心首先由部分高校探索自发成立,随后得到更多大学的响应,最后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和进一步支持,形成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演进过程。
资金来源与可持续性运行
在市场自发形式中,概念验证中心的初始资金来源均为自筹,其中冯·李比希中心来自于李比希基金会捐助的1000万美元、德什潘德中心由德什潘德夫妇捐助1750万美元、Open AI由埃隆·马斯克等企业家捐赠、Aseed+为高瓴资本出资设立种子投资序列。政府主导形式的资金来源则相对单一,基本为政府财政资金投人。
概念验证中心多为非营利组织,尤其是由大学、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等非营利实体创建和运营的中心,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政府主导建设的机构通常会获得持续的财政投入,但由企业家等个人捐赠建设的机构则需要考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如德什潘德中心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个人和企业捐赠:个人捐赠者包括校友和成功孵化企业的管理层,以捐赠资金的形式实现回馈;加人企业计划的公司会为中心提供长期大量资金支持,同时获得与项目团队、衍生企业合作的机会。Open AI在2018年马斯克退出后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从非营利性实体转为“上限盈利”模式,创建营利部门通过销售软件和提供算力服务获得收人,但投资者的利润被将限制在一定金额内,剩余资金将重新投资于公司。
此外,也有部分概念验证中心为营利组织,尤其是投资机构或私营企业创建运营的组织。比如Aseed+主要投资于种子期的科技类公司,其股权投资可以在退出后获得可观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