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1 13:38:45
4月13-16日,我有幸参加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升级版贯标试点企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对象是由各评定机构推荐的具有流程级能力基础的代表企业,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能力分级评判标准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确认标准所涉及的关键活动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形式,并确保十家机构对于分级评判标准掌握的一致性。
调研过程中,通过试点企业的经验介绍、现场参观以及交流讨论,使得调研双方都加深了对升级版标准的理解,也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分级的要点和尺度。以下我简要介绍一下作为一个评定审核人员的个人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有序推进和有效贯彻实施升级版标准,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绵薄之力。
一、全面认识和理解升级版本质贯标的意义和趋势
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标准是系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事关企业能否科学规划并有效落地数字化转型战略,从而确保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的使能作用加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编制一套管理体系文件和一份项目申报材料。
2、在调研企业中已有了单元级、流程级能力实际应用的场景和案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价值效益,证明标准要求是适宜的和可落地的。因此应积极引导广大贯标企业,认真思考如何将标准的管理思想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效益,从而实现企业持续的商业成功。而不是机械、僵化的生搬硬套,就标准说标准。
3、中信联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对分级评定结果的把关,建立正向引导和反向制约的社会化监督机制,通过倒逼机制促进本质贯标。未来,只为获取补助而开展的“形式贯标”,在日益完善的评判标准面前将无所遁形。
二、拓展审核思路,为企业提供增值审核
在即将开始的分级评定审核中,作为现场评定人员,尤其是组长,在接到分级评定任务、准备一阶段审核时,建议按如下步骤进行思考或行动:
1、根据企业申请材料查询其官网,了解申请信息描述的发展战略与其官网上的宣传是否有明显出入;基于申请材料及官网宣传信息,与企业高管就内外部环境、发展战略、关键任务等进行交流,了解其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和分解过程与申请材料一致。我在试点企业调研时,能强烈地感受到其介绍材料与实际的一致性。
2、积极引导企业理解和认识本质贯标能给其带来的价值。此次调研的所有企业,尤其是企业高管和信息化推进部门,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都有深刻认识,而已经见到的转型成效又更进一步激发了企业贯彻升级版标准的信心。因此在这些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把政策补贴作为其开展贯标的驱动因素。
3、深入了解企业已开展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与标准要求进行对照识别,从而帮助企业加深对标准的理解。此次调研的企业,虽然都还没有全部完成升级版的贯标工作,并且企业的习惯叫法也与标准不完全一样,但他们很多现行的做法都是与标准的理念和方法不谋而合,例如:
(1)以能力建设为主线,多部门协同、多手段并用,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如本次调研的江苏蟠龙科技和马钢集团,分别由“效率提升中心”和“运营改善部”牵头,在集团公司层面统筹推动流程优化、组织变革、制度建设、IT系统开发、设备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部署等数字化转型工作。
(2)基于滚动的战略规划、年度的战略分解以及复杂项目/项目群管理,确保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年度重点任务的落地、确保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如江苏蟠龙科技和马钢集团,基于3~5年的战略规划每年进行滚动调整,通过年度重点任务计划或商业计划书(BP)等形式,策划并确定当年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职责分工、KPI指标等内容(即标准中所说两化融合实施方案),进而由“效率提升中心”、“运营改善部”等部门组织对项目进展进行监控,并将监控结果纳入定期的绩效考核。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使得龙蟠科技可以在一年内同步推进6家分布于不同省份的子公司(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投产运营,在去年疫情下,市值从年初的20个亿增加到年末100个亿,2020年利润增长40%,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0%。而马钢集团更是在去年9个月时间内,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完成了1个运营指挥中心、4个智能集控中心,从立项、规划、土建、硬件设施改造、系统开发部署、软硬联调等各项工作,全部取消了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的现场操作控制,实现了最远18公里外的远程集中操控。
(3)打造数字能力,赋能业务转型升级。如江苏蟠龙科技借助“数字化决策作战指挥室”和智慧运营调度平台,实现全集团不同业务板块、不同生产基地的一体化采购、销售、排产等,确保任一新的生产基地一经投产,马上就可以纳入到集团整体的产能管控范围;马钢集团的“一键炼钢”、“数字钢板”、“远程运维”、“无人料场”、“无人仓库”等智慧炼铁、炼钢、轧钢全过程的数字化能力,极大的实现了减员增效和现场本质安全,并结合预防性维修、专家系统等实现了工艺、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持续提升;上飞院和中电14所借助强大的数字研发和仿真能力、协同设计管理能力、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开发能力(DFX)等数字化支撑能力,实现了复杂系统的正向全自主开发设计;中节能镇江公司借助工业互联网和全流程自动化、网络化的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4、把握标准本质内涵,深入理解受审核方业务,避免教条僵化。咨询师和审核员应该加强标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才能把企业的实际做法与标准结合起来。例如,在绝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一份名字叫做“新型能力策划报告”或“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材料,但是这并不代表企业没有对每年要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打造过程进行策划,就像前面提到的滚动战略规划、年度商业计划书、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等。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有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愿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创造和维护两化融合升级版本质贯标的良好生态!
来源:作者: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杨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