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知产通官网!
服务热线:400-0592-699

Information trends

资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详情页
创新联合体速来!一次性奖励3000万元!

发布时间:2025-08-21 11:21:33

近日,厦门市科技局对《厦门市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进行修订完善,出台《厦门市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8月10日起正式施行,从科技项目、平台建设、人才政策、科技服务四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形成创新联合体,这是一种科技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组织形式。2022年,我市首次组建创新联合体并制定工作指引,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产学研各方优势力量,优先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创新联合体。


《办法》的出台旨在解决制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和引领性科技攻关。


近年来,我市在建设创新联合体方面不断探索,通过强化制度、资金和人才保障,积极推动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11个创新联合体,布局领域包括柔性电子、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云服务、生命健康等产业。在2024年厦门市未来产业重大科技计划拟获批项目中,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牵头4项,占比达22%;参与16项,占比达89%。




创新联合体

按照自愿和市场化原则,由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生命健康领域)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合作组织。



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亮点




目标




1.构建创新生态

建立“企业主导、多方协同”的技术攻关组织模式,集聚创新要素。



2.提升产业竞争力

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主要任务




1.组织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优势创新力量协同开展战略研究、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建立常态化高效的研发攻关机制,重点突破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等技术难题,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平台

牵头单位应协调创新联合体内各方科技资源,依托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各类创新平台,建立科技资源互通开放机制。



3.服务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鼓励推动成员单位对接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合作,助推区域内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增强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4.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引导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推进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示范应用与产业化。促进研究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共同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和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