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18:54:51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这是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现低空经济后,再一次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彰显了国家发展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的决心。通用航空及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改革来排除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形成有利于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低空空域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以及通用航空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低空经济发展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的职能司局。具体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正式施行
空军:支持5省低空改革和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
11月5日,空军在京组织新闻发布会介绍庆祝空军成立75周年以及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有关信息。空军参谋部大校方奇勇表示,空军和民航部门将支持四川、海南、湖南、安徽、江西5省低空改革和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深化低空改革“放管服”,建立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分类划设管理空域,简化审批流程。方奇勇介绍,飞行计划审批时限由5天压减至3天,紧急飞行即报即批,非管制空域(G、W类为非管制空域)提前2小时报备即飞。同天,深圳发布《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出台
1月3日,深圳人大网公布《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2023年12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条例》设九章,共六十一条,包括总则、基础设施、飞行服务、产业应用、产业支持、技术创新、安全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结合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为促进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作为全国首例低空经济地方法规,发布以来建设成绩显著,据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深圳低空无人机载货飞行62.6万架次,飞行规模全国领先。目前,深圳已累计开通载货无人机航线250条,建成载货类无人机起降点153个,建设备案直升机场31个。已建成5G基站8万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建成一批北斗卫星定位基准站,实现全市厘米级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全覆盖,为头部企业超10万架无人机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感知和定位服务。
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5月24-26日,主题为“低空经济、未来已来”的“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博览会/自动驾驶与无人车技术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工信部、应急管理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空管委、公安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森林消防局等13个国家部委局派出相关专家出席大会,全国约有近百个地方政府组团参会,107个国家及驻中国使领馆及国内外无人机专家、企业家出席大会。大会分为全体会议、46场平行论坛、72场技术产品交流会,北川、中山、昆明、南安分会场;展览面积室内35000平方米,室外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459家,展出产品13500多种,其中各种无人机4230架,无人机表演比赛19场,观众76320人,其中外国观众2630人。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公开首飞
2月27日,全球首条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城跨湾航线(深圳-珠海)首次演示飞行在深圳蛇口邮轮中心举行。深圳-珠海飞行超过55公里,用时大约20分钟。此次活动由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航空器eVTOL——“盛世龙”执飞,模拟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前往珠海九洲港码头的出行场景。据悉,盛世龙eVTOL载人航空器最大起飞重量2000公斤,最大载人数5位,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250公里。
苏州发布全国首部地方性低空空中交通规则
7月13日,《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正式发布。《规则》由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专业科研机构研究制定,遵循苏州市“规则先行、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技术保障、安全第一”的低空经济发展方针,从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空域管理、飞行活动管理、飞行保障等方面对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进行了规定。共8章37条,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
11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新闻公报称,行政长官在新一年度《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的“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12日召开了首次会议。早在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发表新一年度《施政报告》时宣布,特区政府将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以激活低空空域作为新经济生产要素。该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制订发展策略和跨部门行动计划,先以应用项目为开始,设定特定应用场地推动项目,并制订法规及建设体系,研究部署基础设备和网络。
六所高校获准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
12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根据公示内容,以及整理6所高校的申请表可以发现,低空技术与工程是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其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6所高校设置的修业年限均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